阳光半透 设计餐厅的LOFT风潮
餐厅吸引人,菜肴是最实在的东西,但是环境设计也不容小视,客人们走进来的第一感受,就决定了他们是不是喜爱这个地方,是不是愿意坐下来点菜。在这个年代,富丽堂皇的就餐环境早已经过时,走文艺路线中餐厅玩起了诗词、书画、古玩、木雕、琉璃、杂件等餐厅装饰;西餐厅则更是百家齐鸣。
Loft,是一个并不陌生的餐厅环境设计选择。在看似简单的空间里,融入了许多元素,令餐厅成为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全新空间。Loft风潮的一大特色就是强化了用餐环境硬朗的一面,充分体现出工业化的感觉,而优秀的设计者又能让客人们就坐的地方尽量舒适、温暖,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如今,不少餐厅开设的地方本来就是做工业用途的(类似北京798、上海1933等艺术园区里的餐厅),餐厅的主人们只要稍加改变,就能令其以另一种姿态焕然一新;而另一些餐厅则基于餐厅主人的喜欢和餐厅的风格定位,从一开始就设计出Loft的感觉,在唤起人们记忆的同时,也赢得众人的赞许。
Table No.1:因为所在区域是旧上海的城区,所以不乏许多乡土气息较重的路名。餐厅位于水舍酒店中,从毛家园路向黄浦江方向走,整个酒店的外立面除了斑驳的水泥墙,就是红色的钢结构点缀,刻意营造出锈迹斑斑的感觉,透过唯一一处明净的落地玻璃,可以看见餐厅的内部。室内装饰没有多余的花哨之处,每一处设计或是透出历史的气息,或是表达摩登的现代感。地面用青砖铺就,砖块因为长年被水泥覆盖,颜色已经泛白;而天花板则用咱新的木质吊顶,灯光从其中柔和地射到餐桌上,一下一上的对比,显得颇为有趣。承重的立柱保持清水混凝土的质感,上面以现代派的手法包裹了铁箍,其它墙面是很干净的白色。餐厅主要用餐区是四张原木大长桌,可以增加客人们之间的交流,让用餐环境更轻松。这样的餐厅,其功能就不单单是吃饭了,更带着社交的性质。
Madison餐厅所在的地方原先是华东师大的办公楼,经过一番改造后,这个地方早已无一丝书卷气,成了享乐之地。走进大楼,那道深红铜色的铁制大门旁边是一道落地玻璃墙,从门外就能看见整个餐厅的样子。内部完全是一个Loft感觉,简洁的白色墙面,天花板上裸露的管道都告诉了人们这一点。不过仔细看看,有些管道其实是用做装饰的,需要的时候应该还能挂东西。看似普通的天花板其实密布电线,因为上面有很多排射灯,将灯光投射到每一张桌子上,夜晚,这里的感觉慢慢浪漫起来。餐厅里安装了几个架子,用来放置各种装饰品。架子是用水管搭起来的,结构简易,用木板横搁,上面摆了餐厅历年所获的奖牌。一同摆在架子上的还有餐厅主人的一些书籍。另外就是一些照片,在这些照片上,还能看见老店的回忆,也能看见新店刚开始时朋友们的到来——在这里,怀旧的思绪与新的时代共存。
这是位于伦敦的Madison餐厅,装修风格也很是有Loft味道。加上大面的倾斜的玻璃窗,外面就是伦敦美丽的建筑及风景。
外滩三号是上海第一座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当时上海也是中国的工业中心。上世纪20年代,熙熙攘攘的外滩已经有着很重的工业气味,就如同早些时候的泰晤士河畔一样。所以餐厅在设计的时候,还原了原建筑的纯粹美感,在拆除了原有多年前的先室内装修的同时,又很注重保留建筑最原始的老结构及施工工艺。于是,我们就能看见接待台上方支离破碎的维多利亚式石膏天花板、外露的钢梁和钢结构柱、餐厅LOGO背面残缺不全的墙面,这些正是表达了对当年建筑界创举的敬意。同时,新增的钢结构与现有充满质感的砖墙、混凝土、石膏板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新与旧的对比,叙说着外滩的悠久历史,反映着上海的岁月变迁。墙面上的装饰画是工业机器的结构图,有机床、蒸汽机、滑轮装置等,附有各部件的标注,硬朗冷峻,带有深深的工业时期烙印,虽然看似很有涂鸦的风格,却将我们带到了那个认知范围以外的年代。
餐厅的公共餐区面积不大,并没有将酒吧与吃饭的地方隔离开,只是象征性地围了一圈空心框架。于是,餐厅各个功能区域就能相互看见。披萨吧位于酒吧的旁边,是另一个开放式的独立区域,作为一家意大利餐厅,这是让客人们近距离接触披萨制作全过程的一个好机会。吧台内部是一个巨大的披萨炉,里面熊熊燃烧着火焰,厨师在吧台里现场制作各种口味的披萨,可以与他们边聊边学上一两招。整个酒吧和披萨吧区域包覆着钢丝网、夹丝玻璃和回收木料,吧台上方的空心钢管结构,灵感来自旧时肉店的吊杆,钢管和裸露的金属吊杆错落交织在一起,刚好用来悬挂置物架和灯具,这些造型奇特的灯具很像古代欧洲马厩里的马灯,经过现代艺术的改造,点亮了新派的欧式餐厅。
上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风潮在欧洲掀起,在这种后现代派理念的驱使下,不少空间被打造成了另一番景象。日本的极简主义设计大师曾在上海创作了穹六、萤七、桃花等著名的空间作品,其中“桃花新说”便是现在泰廊泰国餐厅(上海最顶级的泰国餐厅),这里给客人带来的视觉新奇感和就餐舒适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整个餐厅藏身于一幢不甚起眼的高楼内。内部墙面用的是灰色清水混凝土,天花板上的管道全部裸露,两层高的餐厅,每层都被切割成不同感官体验的数个区域,加上正中迂回而上的楼梯,整个空间让人感觉高低起伏,隐隐中似乎还藏了第三个楼层。同时,餐厅里大量运用了玻璃的元素:落地的平明和弧形大窗、玻璃的楼梯、透明的传菜小电梯,以及吧台区域的镜子,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错觉,增加了餐厅在空间上的延展性。
客人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区域就餐。餐厅有将近一半的座位是榻榻米,上下两层都有分布,座位上放着泰国三角靠垫。四周的墙壁上挂着现代派的画作,有的具有浓重的东南亚风情。这些画作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撤换,餐厅的主人爱好艺术,他用这些新派画作来装饰自己的餐厅,是想告诉人们:泰廊不仅是一个餐厅,也是一个艺廊。所以这些画作总是能以其怪异的表现方法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一楼的落地大窗外是一个户外区域,用了一些逃过的石质工艺品装饰,其中流水潺潺,一圈树木将这个小庭院与外界隔离,晚上金黄色灯光将这里照射成泰国皇家花园的样子。
Loft 610 Urban Restaurant & Lounge
Deli-Restaurant
NOMA RESTAURANT
PUBLIC KITCHEN
Mazzo餐厅坐落于一幢典型的阿姆斯特丹建筑内,狭窄而深的空间和诸多高度不一的室内区域构成了餐厅的各个区域空间:面朝大街的酒吧、餐厅、厨房和儿童区域。 5种材质共同构建了室内氛围:既有的混凝土、砖墙面、石材和之后加入的松木及粗钢。 吧台上方引人注目的MAZZO字母标识也为钢预制件制作,内嵌传统的白炽灯,另人联想起空间的前身:一所DISCO舞厅。
Loft设计风潮不止流行于餐厅。如今很多家居设计也采用Loft设计,我们将在之后几期为读者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