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T
SOPHISTICATED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杰玛·马利克还差一个问题就能赢得2千万,他是怎么做到的?有四个选项:
A、他作弊B、他运气好C、他是天才D、命中注定
比较喜剧的圆满,悲剧的残缺更让人思考,它既是故事的终结,又是新一层精神王国的起点。最优秀悲剧的力量往往不可限量,莎士比亚《李尔王》,雨果《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而曹雪芹一部《红楼梦》更沦陷了多少代的文学青年,个个心甘情愿,只愿长醉不愿醒。
在印度,有超过一亿的人们住在贫民窟。尤其孟买和德里,贫民窟居民超半数。除了美丽的泰姬陵,贫民窟是印度的另外一张脸。它并非洪水猛兽或是祸害毒瘤,它自有它的逻辑,以及梦想。
2009年的那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故事就发生在孟买的贫民窟里。孟买有近两千个大大小小的贫民窟,其中达哈维是孟买乃至全亚最大的贫民窟,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贫民窟。
走进达哈维的街道,可能会被街上敞开式的下水道绊倒。这里房子的间距只有6英寸(约合15厘米),有些房子里甚至居住着一家四代。贫民窟内的房屋多数分为上下两层,中间用粗糙的木板隔开,无论是底层还是阁楼层高都不到1.5米。这里的小巷错综复杂。巷子里堆放着回收来的废品和生活垃圾,散发着浓烈的腐臭味。贫民窟内几乎没什么公共卫生设施,平均每15个家庭共用一根水管;大部分居民家里没有排水系统,每1440个人共用一个厕所;没有人清运垃圾……
许多游客将达哈维当做印度之旅的一个必去的景点,并为那里的肮脏与腥臭感到震惊不已。却不了解的是,里面有着近1万家小型企业,包括陶器厂、制衣厂、制革厂、废物回收公司等,这些企业每年创造的GDP达约7个亿美元。“通常,人们会认为贫民窟充满了负面的景象:居民很穷,犯罪率高,毒品泛滥……但是,达哈维不是这样的。”过分夸大贫民窟的“恐怖”并不合适,那儿的居民会尽量保持他们房子的完美和整洁。
了解了此后,达拉维的矛盾从各处朝我涌来, 混乱疏离、 悬殊的贫富差距也许令人不悦和感到威胁, 但在面对它时, 更愿意相信其本质饱含诗意的 “波西米亚” 风情而非 “贫穷” 。印度的贫穷成为了一种浪漫的概念, 它们构成了这个国家独特性的一部分。
在严酷压抑的现实之外总要允许一些人编织天马行空、无伤大雅的梦想。达拉维有种生命力,也许是因为海的缘故。孟买的富翁能在海滨大道拥有独一无二的高楼大厦,但这个城市的大海是向每个人开放的。某些时刻你会在顽劣的表象下瞥见令人惊讶和振奋的东西,你能选择闻到的不是废气,而是咸咸的海水和烤花生的气味, 走在海边你会觉得世界很美好。
混乱和浪漫铸造着这里天堂般的内在,你在这里大哭、 大笑、 大声奔跑, 没人会用诧异的眼神看你, 因为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习以为常,并为生活不断努力着。每年,都有上百万一无所有的人涌入这座梦想之城,他们中有些寄居在亲戚家,有些住进达拉维这样的贫民窟,有些则睡在街头。无论日子过得多么艰难, 无论这座城市有多不完美, 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生活在这里,自得其乐。城市规划师已花了17年时间试图改造贫民窟,但在孟买任何法令的成立都需要有60%的市民通过才有效,因而至今收效甚微。在中国,17年能改变一个城市, 而在孟买,17年, 达拉维仍旧是达拉维。
“你的惊讶、 你的愤怒和不平, 反而剥夺了他们身为人所应该享有的生活权利” , 重返孟买的奈保尔在 《幽暗的国度》 一书中写道, “在这样的地方, 悲悯和同情实在派不上用场” 。是的,歌颂和诋毁,在这里同样也不适宜。达拉维就像一片海浪, 你所能做的, 就是纵身投入, 适应它, 甚至超脱它。
孟买街头随处可见售卖彩票的摊位,无所依托的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彩票
达拉维住房紧张,很多人只能在屋外做饭,飘着辛辣香气的咖喱是此地最典型的午餐
Dhobi Ghat意为“洗衣人码头”。洗衣人, 每天不停歇地工作只为赚取每月6000卢比 (约六百人民币)的辛苦钱。
贫民窟虽然通水电,但时常停电,水一天只来两次。洗衣服有时并不方便。
放学回家路上的学生。虽然贫民窟里也有学校,但很多家长宁愿花大价钱送孩子读私立学校。
耀眼的探照灯下,卖气球的女人仿佛被时光凝固,唯有夜空中飘荡的色彩为时间的流逝勾勒出形态。焦伯蒂海滩并不以美景闻名,因为海水不够干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是孟买的精神所在。
加拉加斯贫民窟(委内瑞拉)
里约热内卢贫民窟(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