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致青春》票房可能即将奔五亿而去。加上之前的《失恋33天》3.56亿、《泰囧》12.7亿、《北京遇上西雅图》5.15亿……这几部纯国产片,引领了一场牛市。
《失恋33天》开了一个好头:都市化,但“接地气”;有幽默,但不胡闹;不沉重,但也不低俗;低成本,但重视营销。归根到底,这批作品,让中国电影回到了一个正常的、大众向的“消费服务业”所应有的定位:亲民、专注,用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说话。而这些电影的导演,都是新人。因为是新人新作,所以带来了新意。除了《泰囧》是血统纯正的喜剧,其他四个,归其根本,其实都是“言情片”。这其实揭示出了两大具备变革中国电影的规则,其一,中国电影业正在从此前的大片迷思中摆脱出来。事实证明,中小成本,一样可以大卖特卖,而其利润率,更远比大片高得多——典型的例证是三亿多票房而亏损的《一九四二》和一亿多票房而大赚的《快乐到家》;其二,古装武侠、民国乱世之流,一方面是创新不足,一方面是所费不赀,已经开始“落伍”。其实究其根本,就在于这类电影提供的官能刺激,已经在好莱坞特效大片的映衬下,显得不足一哂。
四部电影看上去各异,但它们无一例外,全都事关当下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中国人在爱情观、价值观、事业观上的焦虑和释放。而中国长期作为主流的第五代式电影,往往着眼于深刻的国族命运、现代化冲击、人性拷问等极为深刻的主题,讲的经常是穷困的中国人的人生,而新的这一批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而显得糖分十足的电影,则完全放弃了那些前提,直指富裕了以后的中国,不再有深层次的反思,提供给观众的,也不再是幻灭、批判这些老一套,而是抚慰、同情和宣泄。其背后的心理动机,是新一代电影人,正在从旧日的精英知识分子立场,转型到了娱乐制造者的自觉。
的确,这四部影片的导演都来了一次彻彻底底的放弃,他们不再做着前两代人的大师梦,而是养成了手艺人的本分。在面对资本或审查时,他们懂得如何拿捏分寸,不轻易谄媚,也不去牺牲式地对抗。比起前辈,他们更现实,不再把欧洲三大影展作为人生目标,而是致力于拍出讨好的卖座电影。所以,他们远比更年长、理应更中坚的第六代们,更符合现在这个市场。而在另一方面,他们不投机,不灌水,不炒冷饭,对电影依然有敬畏、有激情,这让他们又能取胜于一众北上搵钱的香港导演。
在相当程度上,我们要为这四部电影的成功而喝彩,也为这五个新人导演的登堂入室而欣慰。长久以来,我们呼唤和期待的一种良性的国产商业电影生态似乎正在慢慢成型,由大片的行政性垄断及小片坑蒙拐骗这两股势力所长期把持的电影市场,正在走向理性。但无论如何,电影和电影市场是两回事。在这几个大龄新人制造高票房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更多的新导演表现平庸,甚至是拙劣。世界各国每每会出现一批新导演掀起的新浪潮,为本土电影甚至是世界电影做出巨大的变革。然而,现在的新导演们,无论是电影基本技巧、还是从为人到作品所透出的犬儒主义,都难以令人乐观,中国电影新一波“新浪潮”看起来还遥遥无期。
说回《致青春》,这部历史上最昂贵毕业作品,在市场上可谓极其成功,它引发了观影热潮,也引来诸多争议,众口纷纭,难以定论,在一些观众眼里,它拍出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细节出色,角色到位,爱情故事感天动地;而在另一些观众眼里,她是公主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充满陈词滥调,品质乏善可陈。不过无论如何,《致青春》更像是内地青春片的一个转折点,可谓国产青春电影的一道曙光,哪怕它只是改良的品种,却也会吸引更多人为之探索,这个过程任重道远,毕竟,和已经成熟化、类型化的日本、韩国、台湾青春片相比,内地的这一类型远远未成体系。
该片编剧是李樯,人物打磨上做得其实足够细致,片中的女生四人组都有鲜明的个性,温婉的女神,撒泼的辣妹,现实主义的小镇姑娘以及随时可能暴走的假小子。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这是李樯悲天悯人的一面,让电影给人的感觉十分现实,它触及了青少年早孕、工人下岗、城乡差异、民工潮、富二代等诸多社会热点话题。它传达出非常高的可信度,和我们看起来“悬空”的台湾青春片相比,最贴近内地人的生活和现实。电影里的每段故事,每个人物,都在我们身边可以找到既定的原型,不但是70后的青春,也可以是80后,90后的青春,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的青春,除了阮莞陪情敌打胎以及朱小北砸超市的几场戏让人感动外,郑微唱《红日》的瞬间也点燃了所有青春年少的幻想和激情,影片前半段应该是愉悦的观影体验,有点很2的感觉,但无论谁的青春,回头来看都是荒唐而其犹未悔的经历罢了。
与轻松活泼的前半段相比,《致青春》的后段急转直下,每个人都处在自己的生活困境,无疑也是今日同龄人的现实写真,残酷地让人无法接受。这一段,明明观众不会很喜欢,仍然被充作电影的重点,赵薇要求的“小清新,重口味,大时代”的群像才算有了最深沉的背景。整部电影我们看得到赵薇的创作初衷——拍一部非常经得起摔打和锤炼的内地人的青春史诗,以及她严谨的制作态度——跑遍南方校园取景和把道具一一做旧的巨细,甚至是非凡的商业嗅觉——最好的包装和最好的营销。
那么为何该片还引来诸多骂声?因为影片那犹如精神分裂般的叙事,电影的视线在几个主角之间游移,最后又勉强回到郑微身上,没构造成群像,反而成了一盘散沙。在这样的文本里,赵薇只能靠最肤浅的笑料转移观众视线。
另外《致青春》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找不到一个独特的,或者稍有新意的场景,也找不到一个有新鲜感的事件,哪怕是稍微不同的人物邂逅的方式,说到底是缺乏讲故事的素养。这部电影的情节发展并非靠人物的心理作用来推动,而是依赖诸多陈词滥调——擦枪走火的怀孕、出国留学的名额、突如其来的车祸这样种种省力的巧合,所有的人物都处于被动(因为没有外力存在),这就是偷懒的行为,虚假的动机,累赘的人物,空洞的潜台词,成为电影乏善可陈的根本。
所有的主人公最终都成为了他们自己并不喜欢甚至讨厌的那种人,应该是社会的悲剧。但整部电影太过于内部的自我意淫,无意识地卸掉了外力,也让整部电影的批判性无所指向,最终只能归结于个人自私自利的结论。说到底这还是眼界的问题,无论辛夷坞还是赵薇,他们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少女心事的层面,这也让她们的描述仅仅停留在所谓“青春”的表面,打一打粗浅的情怀牌,而完全看不到人物心境沧桑变化的本质。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出现是内地“青春片”风起云涌的时期,管虎的《头发乱了》、路学长的《长大成人》、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和《青红》,第六代的成长,就是拿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释怀的过程。他们的青春年代正直中国最具变革性的时期,也是精神上最为波动的一代,这让他们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一群边缘青年的迷惘、叛逆,带着严重的个人情绪化书写。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第六代的“青春片”是个人化的,私语化的,又是作者性的,如贾樟柯的《任逍遥》,其实和法国电影《阿基米德后宫的茶》一脉相承,他们在研读和学习欧洲艺术片的过程中,形成了表达自我成长困境的独特的散碎的镜头语言。
但总而言之,第六代的青春电影虽然繁多,仍然集中在“青春残酷物语”,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个的社会剖面。它重在展示人物困境,通过人物在飞速向前的时代中对物质的追求来表现他们的盲目、挣扎和幻灭感。吕乐的《十三棵泡桐》以“刀子和刀子”暗喻简单粗暴的青春,《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原名则是《动物凶猛》,贾樟柯的《任逍遥》源自梅迪·夏夫的《问题少年》,之后他监制的那部《赖小子》仍然沿袭这一路线,延续着第六代的个性表达。这些电影之中,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个例外,虽然是残酷时代的背景,但是拍得如梦似幻,青春被包装成肆意浪漫的乌托邦,很多模糊的处理,很难去区分哪是真实的,哪是虚幻的。而它最终也成为1995年度票房冠军。至于其他第六代的青春片,几乎都贴着“地下”的标签,难见天日。
其实以《致青春》的前半段来说,内地青春片确实迈出了一步,包装营销也做得有模有样,勉强填补了这一题材商业上的空白。但是考虑现实和国情,我们又不得不对这一题材的未来抱以深深的忧心——譬如质量上可能更差的《小时代》。
而现实和国情的问题就像赵薇所说:“我们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环境跟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不一样,人家考虑如何生活得更好,我们还停留在生存层面,要想怎么才能活下去、离开了父母能在十几亿人口里面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种现实下,生活的单调、乏味,也决定了内地青春片很难和日韩、台湾那样做到多元化和类型化。
再者国产电影还要受到太多体制的束缚。因此我们的青春片无法沾染政治、同性恋、黑帮暴力等诸多话题,当然也无法和台湾那样类型化、成熟化,最终成为一个体系。但最起码我们还可以拍纯洁版的《那些年》以及《初恋那件小事》这样的纯情制作,只是国人的心态太复杂了,扭曲化了,以致很难拍出这样的纯真感。就算我们周边的那些频繁的DV作品,也都致力于把每个人塑造成动物奇观——仿佛是个误区,青春就是混乱的,荒诞不经的,而不是整洁的,美好的,充满励志情结的。
温馨提示:菁华中国(Fine Born China) 独家原创稿件,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授权转载,敬请联系:crm@FineBornChina.com,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FBC201208.
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支持!
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