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 没有音乐的世界 (一)
编辑: 三三 资料来源:FineBornChina 发表时间:2014-09-12 11:31
不敢想象 没有音乐的世界
撰文、编辑:coz
有音乐的日子,天高,地也宽。
莫里哀借他笔下的老师的话说:“没有了音乐,国家无法生存”。不敢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历史的车轮会将世界引向何处。人世间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厌烦、埋怨、愤怒、低落种种的消极情绪,将脑袋压挤得一片空白,随即或无意识地放出一曲“饮歌”,歌曲最后一粒音符完结时,你便冷静了下来。音乐,并不是仅有疗愈作用。失恋时一曲伤心情歌往往将你的负面情绪引向爆点,黄子华就说过这么一句话:“失恋听情歌等于漏煤气关窗。”
或许,这种又爱又恨的节奏正正是音乐永恒魅力。
爱歌之人,便知道,音乐是有颜色和气味的。音乐风格繁多,一如璀璨星辰,让人目不暇接,只是,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人群拥护。暖色调、冷色调、西柚味、青瓜味,各有所爱。每当意外发现一首好歌,那种迫不及待与身边同样爱好的挚友分享的欢喜若狂的感觉洋溢出满满的幸福感。
人类有了这种分享的欲望,音乐节便应运而生。
国内的音乐节从几年前开始,可以说如雨后春笋,音乐节也从不同的渠道开始进入公众视野,逐年而形成市民的一种生活潮流,一种生活方式。法国大革命时期关于国民教育的一份报告中提出:“音乐征服了精神,它使人类的感情沸腾,它使各种不同的声音彼此协调,并使难以数计的各种意志趋于一致。”人们在那里,像找回了自己,还有,找回了曾经想成为那样的自己;共同爱好让大家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此时,已经没有你我之分,已经融为一体,你哭,我哭,你笑,我笑。也正是因为音乐会可以施展这样的魔法,让各地乐迷前来朝圣,前来与熟悉的自己一起狂欢。
菁华中国这一期杂志将为大家献上全球著名音乐节的二三事。下面,请各位播放一曲自己最喜爱的音乐,在美妙的音符下回放各场音乐盛典。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 一场永恒的和平音乐记忆
2009年8曰14日,由李安执导的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在全美公映。这正是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四十周年的纪念日。
40年前,一场史无前例的摇滚音乐节在一个小镇上举行,近50万美国青年在泥泞中打滚、嬉戏,呐喊着“爱与和平”,将一场音乐节变成了规模空前的反战运动。
“伍德斯托克”,对于美国人来说是妇孺皆知的一个词,时至今日已经成为波西米亚文化的代名词。而伍德斯托克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东西——如果你不是摇滚乐迷的话。那么,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究竟是怎样成为了摇滚音乐史上最为辉煌的传奇。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嬉皮文化纵横,二战后,刚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物质上富足以及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追求新奇的生活方式,留长发、穿异服、沉迷于迷幻药剂和摇滚乐,嬉皮士就是从这一些人中自发演化出来。
嬉皮们主张仁爱、反对战争、提倡和平主义,不乐于参与政治,这正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宣传口号“和平与音乐三天”(3 Days of Peace & Music),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举办者也正是两名嬉皮士,20多岁的阿蒂·科恩菲尔德(Artie Comfield)和迈克尔·朗(Michael Lang)。
两人热爱音乐,更钟情于演唱会。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音乐圣地纽约的伍德斯托克镇举办一场音乐会。他们马上开始筹备演出事物:宣传、拉赞助、招募工作人员等,一路几经周折终于将音乐会具体事物一一落成。
为了举办一次为期三天的音乐节,24岁的迈克尔·朗跑烂了十来双大头皮鞋。在反对越战的高潮中,一次大型的音乐节拉开帷幕,不过这几个小伙子并没有预料到人数会增加到如此庞大,也没有想到举办这次音乐节会倒贴几百万美钞,更没有想到他们的名字会因此载入历史。
一个叫格伦·维瑟(Glenn Weiser)的年轻人在后来的回忆里写道:“将有会三万人前去观看这次音乐盛会。我们接近贝塞尔时遇到了大堵车。”而这一次音乐节也不是只有仅仅的三万人,而是至少超过40万乃至50观众到达了举办音乐节的那片牧场。
维瑟还写到当时音乐节的状况:“我们坐在地上伸着懒腰享受着音乐,痛饮着烈酒,观众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我们真不敢相信嬉皮运动已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大量的帐篷搭起,嬉皮士们席地而坐,甚至把衣服脱个精光,整个会场飘荡着大麻的烟雾。
1969年8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7分,音乐声从高音喇叭里响起。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正式开始。整个草地全是年轻人,人山人海,望不到尽头,一群乐迷、一群嬉皮士的狂欢宴会持续发酵,直到18号上午,音乐节才最终结束。压轴的要算黑人天才摇滚乐手吉米·亨德里克斯,他也是音乐节出场费最贵的一个歌手,他用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演绎了美国国歌。至此,反战的高潮达到了顶峰,台下的观众情绪高涨,跟着唱国歌,把星条旗撕得粉碎。
最后,所有人都高呼反战的口号:“要做爱,不要作战”。响声震耳欲聋,整个小镇沸腾起来了。
是爱,让奇迹出现。在越南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阶段之时,美国青年人用行动证明了爱与和平的可能性。最关键的是,嬉皮士们的自发行动,造就了一个和平、享乐的乌托邦。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这一场音乐节成了反战运动的代言,完全契合了音乐节的主题——“爱与和平”。主办者之一的科恩菲尔德说:“没有哪个人能够独自创造伍德斯托克,是整整一代人创造了它。”
格拉斯顿伯里:以音乐之名狂欢
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户外草地音乐节。20世纪70年代,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主题与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一样,主题以嬉皮文化为主,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它吸聚了更广泛的文化内涵,规模也急剧膨胀起来。在30年的历史中,它始终呈现出一种积极、热情的状态,其独特的音乐氛围深受乐迷喜爱。如2011年的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在英国沃西农村举行,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但丝毫没有浇灭乐迷们的热情,反而让乐迷在雨水和泥泞中更为狂喜。
天后碧昂丝在这届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上,驾临金字塔舞台,倾情演唱,掀起台下乐迷一阵狂潮,碧昂丝超越常人的音乐天分,有着黑人女歌手中少有的绝美面孔,有着让人难以拒绝的性感身材。她在全球乐坛中成绩傲人,自信、独立、强势的形象,迷倒数以千万计的粉丝。碧昂丝开声的一刻,乐迷顿时陷入兴奋与疯狂之中,不能自拔。
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不仅仅是场演唱会,不只为舞台上的表演者而存在,更是台上台下互动的一场庞大集体创作。不必在意大舞台上是活力四射的巧克力美人碧昂丝,还是老而弥坚的保罗·西蒙,亦或是不巧的穿越U2,因为周围还有数不清的小舞台,无数个叫不出名字、风格迥异的乐团在此表演着欢庆的民俗音乐,邀请路过的人一同加入舞蹈。
在这里,除了音乐,还有行动剧、抗议活动、扮装、人偶剧、魔术戏法等各式表演艺术随时随地上演。每一个帐篷、每一个转角,都有人拿着吉他与萨克斯席地而坐,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即兴演奏。只要你有新奇的点子与足够的行动力,就能通过彩绘与扮装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活动的实验小剧场,对每位经过身边的观众战士一段小故事。在这里你不再是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同样也是创作者之一。在音乐光辉之下,音乐无国界、艺术无门槛,音乐的包容性之大可见一斑。
萨尔茨堡音乐节:莫扎特故乡的音乐节
位于奥地利的湖光山色的萨尔茨堡自然风光异常迷人,霍亨萨尔茨城堡下静静的萨尔查赫河,宛如流淌的音乐。每当霞光降临,音乐钟就奏出美妙的钟声,来到这里仿佛置身天堂。不过后天传承的文化遗产更是让萨尔茨堡锦上添花,每年的七月底,在这里都要举行一次连续五周的音乐和戏剧演出演出,这就是著名的萨尔茨堡音乐节。
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当时的“莫扎特基金会”在萨尔茨堡发起组织演出莫扎特的音乐。从那时起1910年,著名的维也纳爱乐就爱不定期地在此举办音乐会,虽然规模不大,但似乎成了萨尔茨堡当时不成文的演出习惯。“一战”结束后,经过赫尔曼·巴尔、查理·施特劳斯、马克斯·莱因哈特和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几人的不懈努力,将原先并不起眼的音乐会演出逐渐变成一年一度在夏季举行的音乐节。
1930年,萨尔茨堡音乐节迎来了它的最为辉煌的时期,两位当时颇具影响的指挥大师阿图诺·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和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轮番在音乐节上出现,他们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了一系列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和威尔第的歌剧,这些精彩的戏剧演出成为萨尔茨堡音乐节历史上永远的光彩。
1994年,前来参加音乐节的人数已升至二十多万;由于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历史悠久、名声不坠,能够被邀请入列,绝对是音乐家的最高礼赞,表演内容绝对是国际水准,至近年吸引前来观赏人数已达数百万。在音乐节大剧院和其他演出地点人们还会看到更多的当代最新喜剧、交响乐、室内乐以及独唱独奏演出,来自全球的顶尖艺术家、乐团和指挥大师们将给来到萨尔茨堡的那些有鉴赏力的听众展示他们的艺术天才。
不敢想象 没有音乐的世界 (一) 相关阅读:
九月菁华杂志:方寸之间 净土一片
夏日胶片:18部电影里的如夏热恋(上)
FineBornChina时尚生活2014·0908 第72期
温馨提示:菁华中国(Fine Born China) 独家原创稿件,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授权转载,敬请联系:crm@FineBornChina.com,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FBC201208.
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支持!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