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华专访:珠宝雕刻大师 陈世英
编辑: 三三 资料来源:FineBornChina 发表时间:2014-09-11 09:45
菁华专访:珠宝雕刻大师 陈世英
FINE BORN CHINA Interviews Jewellery Art Master Wallace Chan
FBC:陈先生,您好!很荣幸能够采访您!
FBC:您是50年来唯一获邀参加巴黎古董双年展的亚洲及中国参展商,我想这绝对是对您珠宝艺术大师身份的肯定。您的作品将珠宝工艺发挥到极致,我想知道这些作品,从创意到设计,从选材到加工,都是您亲手完成的吗?您觉得这些阶段中,哪一个阶段难度最大、最考验技艺?
Wallace:其实很多人喜欢问我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每个阶段都弥足重要。这跟任何一个艺术创意的工作其实是一样的,包括一颗小小的钻石的镶嵌,也不是机械地重复, 一个作品从酝酿到完成,就跟西天取经一样,面临九九八十一难,要一步一步亲力亲为地去克服,去翻越。少一难也取得不了真经。
FBC:珠宝给人的印象是奢侈品,是有钱人的玩意。当然就珠宝的价值所在而言,艺术、感情、保健、收藏、信仰的价值是并重的,何解“珠宝走进博物馆”会是您的心愿?您如何看待珠宝的价值所在?
Wallace:珠宝走进博物馆,确实是我近几年来的一个想法和愿望,也在为此而努力。对于我来说,珠宝决不仅仅是一部分人才能拥有的东西,珠宝其实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征,几千年前,人类已开始收集不同种类的宝石,制作成配饰戴在身上,因为他们相信七彩夺目的宝石蕴含着天地的灵气,是上天与人沟通的媒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珠宝的热爱不但没有减退,这甚至成为人类精神文明极致的表现,因为这结合了科技、工艺、創意于一身,把人类的文明与大自然中最宝贵的物质结合起来,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力求完美。而如果珠宝走进博物馆,则可以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门艺术,珠宝艺术文化也会有更大的发展和延续,普及社會,普及後世。我心目中的艺术珠宝有几项必须符合的条件,它是爱的载体,能够达到美感教育的功能,并具有传承後世的价值。
FBC:中国人,特别是佛家,最讲一个缘字,您是怎么和珠宝结缘的呢?作为珠宝雕刻大师,可以和我们谈谈您的从业经历么?
Wallace:我5岁时跟随父母从福州来到香港,16岁开始学习雕刻,接触到了宝石,从此42年来几乎没有离开过。缘是一个很美好的字眼,不过我那时与宝石结的第一段缘,在年轻的时候来说只是因为生存,那是谋生的一个技能,是没法接受正规教育之下的一个出路,而现在珠宝之于人们,就像法国人爱说的一个词,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如果我的从业经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从生存到生活。而一路走来,40多年的路,因为我很好奇,也很喜欢新的尝试,就从传统的中国宝石雕刻开始,尝试水晶雕刻,直至发明「世英切割」,又进入佛教艺术时期。我在90年代末为台湾佛光山创作的「佛牙舍利宝塔」,令我接触到宝石学丶人体工学丶光学丶物理丶化学丶色彩学等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我後来的珠宝创下奠下了基础。完成「佛牙舍利宝塔」之後,我有半年的修行,此後做了一些表达生命感受的,以不锈钢和铜等金属为材料的雕塑,我跟从前认识的人也没怎样联络,他们都以为我消失了。一天,一位朋友带着两颗各20多卡拉的钻石来找我,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创作过珠宝,怎料从此便与珠宝结下不解缘。
FBC:您曾说过,“工艺是支持艺术创作的元素。对工艺了解愈多,想像空间愈大。” 是不是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珠宝雕刻师,最基本的是,深刻了解和理解珠宝、珠宝雕刻?而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珠宝雕刻师,做出有境界的珠宝,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Wallace: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創意再天马行空,也得落到现实,那现实如何实现呢?就得自己去创作,创作一件满意的作品,首先要创作你制作这件作品的工具,没有什么是现成的,一切都是得靠自己去一步一步开拓实现自己的想法。举例来讲,为了实践当年的「世英切割」,我用上半年时间到机械厂去当学徒,从而将牙医工具改装至「世英切割」的专属工具。又例如,拿我一件新作品《真空妙有》为例,我想在一个水晶球内部在雕刻,我能直接去雕吗?我一定是先要制作出,能给水晶球掏最小洞的工具来,工具设计制作出来,再去给水晶球掏洞,然后再设计可以探进洞里进行雕刻的工具,再进行,我想要的水晶内部雕刻。所以,每一步,不止是工具,是需要整个工艺上的全部了解,这样设计创作的想法也愈多。我无法评论一名优秀的珠宝雕刻大师,要具备哪些素质。但我鼓励创作者走到其他的领域去涉猎更多的知识,不要让自己本身的领域或专长成为局限,如果能够懂得将不同的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这会为您的创意带来很好的助力,真正为创意插上腾飞的翅膀。
FBC:了解到您曾有一段时间专心研究佛学,您是不是在有意拓展这样的“想象空间”?您的作品甚有禅味,你亦以佛学去解释艺术,我觉得一下子就拓宽了“珠宝”的境界和视野,就像古人写诗,很值得“玩味”,“悠然心会”,却又“妙处难于君说”。艺术与佛学,珠宝和禅味,你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其中的妙处么?
Wallace:我有一段时间专心去钻研佛学,并不是人生刻意的安排,更不是有意去拓展想像空间。 我人生艺术的道路上,有一名挚友,也是我的伯乐,也是我在佛学方面的启蒙导师,他患癌症去世后,给我打击很大,他走了,我就去探索是不是有灵魂,人死了到另外一个世界的话,那世界是怎么样的,那我们生命里面所做的一切有什么意义?我那段时间就是在追寻这个问题。不想再讲什么太多的事,所以我那些徒弟们看见我跟以前都不一样。也是在这个期间,我看了很多与佛教丶哲学相关的书籍,希望能够在这些书中找到生命的答案。修行以後,我雕了一个骷髅骨头,头上一朵花,下面一条蛇,还有一些古书,就是这一类型的雕刻,叫“我还有感觉”,这一切,并不仅仅是一种禅意。这一切让我对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作出更多的思考。
FBC:无论是从您的作品来看(就像《蝉》、《立身》、《绫罗》),还是从我们的谈话来看,您绝对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而且你对古典的东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恰到好处的运用。那么,和我们谈谈,从传统文化到当今睿智,您是怎样在珠宝设计中把中国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尽显个人风格的吧。
Wallace:您过奖了,我就是一个中国人,那中国元素在我的作品里,应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曾经非常认真地去考察过与珠宝雕刻有关的中国传统技艺和一些相关知识,越探究,越敬畏,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绝对是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但是同时也需要我们用智慧把它传承下去。我的设计的过程中,其实没有什么刻意去想表现什么,不过自然里的很多东西,都给我很大的启发,一只蝴蝶,一只小蚂蚁,一条战斗中的鱼,我喜欢这些自然的姿态。观察万物众生,观察这个世界,这对我的创作有很大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一切,眼睛所摄录到的事物和景象,全部都会沉淀成我们脑海里的记忆,不同的记忆点连接起来,成为我们所谓的创意,进而发展个人风格。我不认同别人说的「灵机一触」丶「灵光一闪」,至少在我的身上没有这个情况,创意是从生活中累积而来的。
FBC:再次感谢您接受菁华中国的专访,谢谢!菁华中国祝您在未来创作出更加动人的作品。
菁华专访:珠宝雕刻大师 陈世英 相关阅读:
菁华专访: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李宏玮
菁华专访:居外 Andrew Taylor
菁华专访:劳伦斯•许
温馨提示:菁华中国(Fine Born China) 独家原创稿件,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授权转载,敬请联系:crm@FineBornChina.com,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FBC201208.
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支持!
相关推荐>>
评论>>